2)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给剧组站台_娱乐王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了烧毁的城市和村庄的断壁残垣,隐藏在荒草丛中的小桥和炮楼,各种的老年间店铺,挂着某某第一监狱字样的建筑群等等。

  村寨式的破旧建筑,被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院子围了起来,外面已经停着好多汽车。

  这是赶来庆祝的嘉宾们的座驾,进去后刘清山打眼一看,就基本了解了都是些什么人。

  里面并没有几个大牌演员的身影。但多是些熟面孔,是那种会经常出现在电视机里,却除了圈内人,普通观众很少能叫出名字来的演员。

  或者说,如今大量出现的抗战神剧,就会经常出现这些人的身影。

  他们大都是出身于类如红星电影制片厂这样的国营单位,没有签外面的演艺公司或者经纪人合同,但会经常参演一些老年代的片子。

  也就是说,他们有单位里的工资可拿,奖金和外快的来源就来自各个剧组。

  因而一旦哪里有新的剧组建立,他们就会从各处冒出来,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机会。

  哪怕只是一个只有一两句台词的角色,他们的大部分人也都会接,反正耗费不了多少时间,就能赚到几百、上千块钱。

  也可以理解成,他们是依托着这个影视基地混迹的那拨人,但又远比群演有资格和阅历,并且跟很多著名艺人、导演都能或多或少地攀上点儿关系。

  刘清山更愿意把他们看作是主流圈子里的异类,话剧团的不热衷于团里的排戏,影视剧的配音只想着屏幕上出现自己,曲艺团的不再对绕口令产生兴趣。

  但你还不能说他们不务正业,因为这些人的存在,让京都各个剧组之间的联系紧密了很多,而且很好地弥补了群演的能力不足,可职业演员又不肯沾染的那些不起眼的小角色。

  这类人里也有功成名就的,比如张涵隅,可人家跟冯导是过命的交情,跟在他身边混得最差的时候也还是剧组里的剧务或美工。

  当然这里面也有自身身家富裕,却对演艺事业一往情深的主儿。

  这类人在兴趣爱好方面就叫追求了,因为对剧组来说,他们在关键的时刻还能起到一部分资本方的意外惊喜。

  他们当中也有范例,比如老戏骨李承汝,早在1991年,人家的外汇仓里就有约合华币一个亿的1300万美金。

  而且他的四合院紧挨着故宫,并且在这寸土寸金的西单,开了一间500平方米的鞋店,王府井有开架自选服装商场,而且据说这类日进几十万的纯利润仅是他表面的生意。

  就这样一位早在20多年前就腰缠万贯的人,在那个年代大多数导演和演员连夏利都负担不起的时候,他就已经开着奔驰S600绕着京都满大街混迹于各个剧组了。

  所以,眼下的这帮子人里,同样不缺乏这一种人,刘清山对待他们的态度就别提多客气了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jtx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