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96、96.诗会_寒门科举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”

  众学子哑然,不少人眉头锁紧。

  虽惊讶,却不是很意外——毕竟是葛教谕出题,怎会普通呢?

  题目没有限定他们诗诵何物,看似范围给得很宽泛,实则,限定“无色无味”让人更受束缚。

  既要考虑何物无色无味,还要斟酌如何将此物描述出来,最难的是,如何为此物赋予意境、诗意、内涵。

  既然无味,那便是能吃,若是不能吃,岂能是无味?

  还要无色,那是看得见,还是看不见呢?若是看不见,该如何描述?

  樊凡看了一眼题目,仿若回到了前世猜脑筋急转弯,心中首先想到的是,无色无味岂不是指空气?奈何这个朝代,大抵对“空气”还没什么概念罢,写出来也无人能看得懂。

  不能写“空气”,那便想一个大家听得懂的词,沉思时,樊凡习惯性地把玩腰间佩带的荷包,今日来参加诗会,里面银两无几,稍显干瘪。

  樊凡忽的想起后世的一句话:钱包空空,喝西北风。

  一时文思泉涌,知道自己该写什么了,于是径直来到桌前,挽起衣袖,一边缓缓磨墨,一边继续在脑中斟酌用字。

  而此时,距葛教谕出题,还不到半刻钟。

  他的动作立马吸引了众人的目光,纷纷围了过来,讨论声不绝于耳:

  “这限时香都还未点上,他便想出来了吗?纵是寻常春花秋月的题目,也不能这般快罢?”

  “与欣赏诗词的好坏相比,我倒是更好奇这小子会写些什么,毕竟,正找出合题意之物,已经成功了一半。”

  “大家莫要想太多,或许他只是单纯想磨墨……小孩嘛,都爱玩……”

  “喝醉了便早些回家歇着罢,能写出‘青灯影落乍有无’的人,会是贪玩的小童?我虽心有不甘,对其才华,却是心服口服。”

  ……

  樊凡不受干扰,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,冥思那西风一阵阵刮过时的感觉,再试图用诗句将这种感觉表达出来。

  他落笔了,写下“诵西风”三个大字。

  众人一惊,紧而恍然大悟,直拍大腿悔恨,自己怎就没想到可以写风呢,风无色无形无味,十分贴合题意。

  片刻后,樊凡身前宣纸上,写下了一首小诗,道是:

  《诵西风》[注释1:原创]

  舞弄寒秋叶,吹落万丈雪。

  唯恼凄凉时,最入人心怀。

  一个“舞”字,写出了西风吹落秋叶时,秋叶折返飘曳的动态,侧面描绘了西风的一阵一阵。“万丈”二字烘托出下雪之大,这鹅毛大雪似乎是随着西风一起吹来的,写出了西风之大、之狂。

  这样的西风,偏偏喜欢在人最惆怅凄凉时,一阵阵吹入人的心间。不知是风冷,还是人的心本来就是冷的。

  读完全诗,众人再次恍然大悟拍大

  请收藏:https://m.jtx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