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灵论史_罗天罡尊颜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有价值的,也揭示许多本质的东西。”

  阮灵月:“哥哥,你为什么说他提出的五种社会形态都是奴隶制?这和我们国家有什么不同?我们的历史又是那一个形态的社会?”

  墨灵笑道:“其实,说到社会形态,那就不得不提和社会形态密切相关的政治关系。西方社会的政治关系,从源头上来说,和我们中国文明根本就是两回事。

  “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之邦,讲的是王道政治,追求的是大同世界,和他们的奴隶制源头南辕北辙。我们国家,自从有人类社会起,就不存在他们这种奴隶制的思想土壤!”

  为什么这么讲呢,墨灵慢慢给她们解释。

  王道政治,指的是自古以来,中国的政治关系里,臣、民都要求君王是道德和才智双重完备的圣人,才可以担负天下社稷,居天子之位,负天下黎民百姓的重托。

  注意,这种关系里,君王是对百姓负有无限责任的。如果百姓过得不好,那就是君王昏庸无道或者是君王犯了错误。

  所以,自三皇五帝,尧舜禹汤以来,中国的老百姓都将身家性命寄托在朝廷和君王身上,有道天子也全都是夙兴夜寐,兢兢业业,无时无刻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。

  君王也好,臣民也好,都是共同追求大同社会,有食同吃,有衣共穿,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,国无盗贼,行不囊粮。

  君王考核官员的标准也是是不是治理好百姓了,老百姓是不是安居乐业,府无冤狱?

  直到现代,人民的思绪还是有这种习惯定势,碰上任何问题了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政府管不管?

  这种君臣间的政治关系,孟子描述得很形象:

  齐宣王问曰:“汤放桀,武王伐纣,有诸?”

  孟子对曰:“于传有之。”

  曰:“臣弑其君,可乎?”

  曰:“贼仁者谓之贼,贼义者谓之残,残贼之人谓之一夫。闻诛一夫纣矣,未闻弑君也。”(《孟子?梁惠王章句下》)

  用现在的语言翻译,两人的对话是这样的——

  齐宣王问孟子:“听说商汤(商朝的开国君主)流放夏桀(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),周武王(周朝的开国君主)举兵伐纣(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),有这回事吗?”

  孟子回答说:“书上确实是这么记载的。”

  齐宣王问:“臣民弑杀他的君主,这不是违反君臣之道的吗?这样真的可以吗?”

  孟子答曰:“害仁者的人就叫贼,害义者的人就叫残,不仁不义的残贼,不过就是一介匹夫罢了。我只听说,周武王杀了一个名叫纣的匹夫,没听说周武王弑杀了他的君主。”

  看看,圣人论政,王道社会的伦理就是这样。如果君王犯错,不以臣民为重,伤害百姓,不但老天会惩罚他,老百姓也会推翻他,再推选一个有道之人做君王。

  所以,孔子云: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。君待臣以礼,臣事君以忠。

  本意就是皇帝只有像个皇帝的样子,在道德和才智上双重完备,人民才会爱戴他,才会当他是自己的君主,对他臣伏。

  反之,人民就会推翻他。因为君主无道,天下共诛之。人民不仅不愿做他的臣民,还会把他轰下台,改朝换代。

  同样,父亲要有做父亲的样子,儿子才会尊敬自己的父亲,才会遵从父亲。

  所以,历朝历代,真正按圣人之道治理天下的君臣,那是皇帝对待臣民彬彬有礼,臣民尽心尽力帮助皇帝治理天下。

  如果皇帝没礼貌,大臣根本都不想多看他一眼,更不要说什么皇帝让大臣自称奴才这种野蛮之事了。

  孔子的这些话,被后世的那些贱儒完全歪曲成了相反的意思,并宣扬人民去愚忠愚孝。

  在颜墨前世,满清的那些沐猴而冠的蛮夷酋长,更是将这种奴性发挥到了极致,偏离了真正的王道政治,当然,这是另话,此处不讲。

  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jtx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